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ALwindoor.com]編輯部整理發布:
一、行業信心與發展創新
回顧我們國民經濟的發展,建筑行業一直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建筑業所完成的產值在社會總產值中占有相當比重,所創造的價值也是國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幕墻(詞條“建筑幕墻”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門窗作為建筑外立面表現形式的載體,受益于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隨著城市建設由過去的粗放式爆發增長過渡到現在經濟發展新常態階段,地產行業的下行壓力也導致門窗幕墻行業的壓力與挑戰。
但是房地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支柱作用依然明顯,雖然市場空間可能短時間無法恢復到三、五年前的水平,但仍然是10萬億的規模體量。據相關分析報告2023年度鋁門窗幕墻行業總產值仍在6000億元左右。陣痛調整之后,門窗幕墻行業也都在深刻思考著如何轉型發展來響應中國經濟步伐的全面調整。
黨的20大召開,并明確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同時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行好房子建造在安全、節能、舒適、耐久上加快發展綠色方式轉型,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發展綠色低碳產業(詞條“低碳產業”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由此作為建筑業及幕墻業的我們,也明確了高質量發展要求。高質量,綠色節能,智能化已成為建筑行業的時代賦能。
二、建筑幕墻賦予時代的建筑印記
隨著1851年“水晶宮”的誕生,建筑幕墻已成為現代建筑的主要載體和表現形式。在我國幕墻也經歷了40年的發展里程。由初期的學外到積累經驗逐步升級為今天的理論化,系統化,規范化的發展階段。
我們來看看建筑幕墻的時代印記……
1、超高層建筑體量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幕墻生產和使用大國。某種程度上超高層建筑的建設是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進入新世紀以后,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城市發展尤為迅速,尤其是超高層建筑的數量越來越多,高度也一再刷新城市的天際線。
⑴、國際城市摩天大樓對比分析
經過四十年的高速發展中國超高層建筑體量已為世界第一。

、啤鴥瘸鞘心μ齑髽菍Ρ确治
深圳超高層建筑體量為全國第一。

2、城市的發展變革
隨著經濟建設發展,各種規模的城市都在加快地產建設速度。也在不斷的通過高層、超高層刷新著建筑天際線的新高度。城市建筑的發展體現了經濟的繁榮。我們以浦東為例,30年前浦西是燈火光影的城,浦東是阡陌交通的鄉,隨著城市發展進程,浦東在通過一座座建筑書寫著當代中國風采。

3、建筑門窗的升級演變
、、木門窗時代:眾所周知,我國建筑門窗在古代均以木材為主要材質,這也是中華民族的經典傳承。
、、鋼門窗時代:1911年以前便由英國比利時等國家引進鋼門窗。70年代后期,國家實行“以鋼代木”的資源配置政策,推進了鋼門窗的發展,70-90年代傳統的鋼門窗分為實腹鋼門窗和空腹鋼門窗等。
⑶、塑鋼窗時代:80-90年代傳入我國, 2000年開始塑鋼門窗產量有所下降,而鋁門窗發展迅猛。
、、鋁門窗及復合門(詞條“復合門”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窗時代 :70年代初傳入我國,八九十年代-鋁合金窗戶進入門窗行業發展的黃金時代。二十一世紀初-鋁系列窗戶逐步取代鋼質窗戶,占據了行業的支柱地位。如今,木、塑、鋼、鋁等復合門窗百花齊放。

4、玻璃幕墻的升級演變
、拧㈩伾珡纳畹綔\。幕墻玻璃顏色從早期的深綠、金黃、深藍逐步向淺藍、超白演變,其背后是玻璃工藝與大眾審美的提升。
、、體形從復雜交錯到簡約直線與柔美。為了提升建筑的自然柔美性,建筑形體呈現出由復雜交錯向簡約柔美的趨勢。提供一種自然的、簡約的、優美的、跳躍的線形,能表達豐滿、圓潤、柔和、富有藝術氣息。
⑶、風格從歐式過渡到現代。建筑風格呈現出老式歐洲風格向現代主義風格演變趨勢。現代主義的生命力持久在建筑中得到較好的體現,玻璃幕墻作為建筑的外圍護結構需要追隨建筑風格的演變而變化。
、取⒉A男“鍓K到大板塊的演變。單塊玻璃板塊面積從最初的一兩平到近十平或者更多。從發展趨勢來看,建筑立面更為追求全景通透的視覺效果。未來超大板塊風格尺寸的技術將陸續突破應用。

三、行業發展要素分析
我們身處行業發展前行的浪潮中,也站在了變革,創新的路口,如何判斷,看清我們的方向。要結合相關要素分析行業產業發展,包括政策導向,行業發展,需求與供給,模式與創新,機遇與風險等。
1、對國家宏觀戰略政策導向的理解;中國已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階段,由高速發展轉變為高質量發展。去落后產能,提高標準要求,實現雙碳目標等。
2、國家提倡更加注重生態化建筑,不斷提升舒適性能,滿足綠色建筑、節能建筑等要求。對建筑產品提出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3、隨著“5G”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技術日漸成熟。建筑幕墻也要進入物聯網時代,同時從設計、加工、組裝、安裝等也要智能化發展。
4、服務經濟的時代到來,要滿足人們對服務的快捷、高效、個性化更高的要求,注重客戶體驗消費及價值提升。
5、從規模建設轉為城市更新。從建筑體量,人居面積,房地產開發速度,人口增長,建筑碳排放增加,超高限制,使用年限及城鎮化進程等, 建筑增量轉變為增量與存量市場并行。
6、深度理解市場、客戶、自身的關系;針對產品及結合市場需求分析,是需求獲取不足還是供給能力不足,明確需求,提升供給能力。
7、通過供應鏈資源整合,和更加專業化的細分市場,深耕聚焦提升產品專業化程度。合作共贏是永遠不變的基本面。
8、開放與包容,發揮各自優勢,加強相互經濟合作,培育全球大市場,完善全球價值鏈,做開放型經濟的建設者。
四、企業高質量發展技術路徑
(一)、技術產品的高質量發展是支持業務和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的重要保障,同時技術的創新發展也為企業注入不竭的動力。當然作為門窗幕墻企業首先要打造好技術發展的文化、組織與團隊。確定方向、賦予挑戰。
(二)、明確產品技術戰略分解戰術實施。隨著產業和技術變革快速推進,消費者需求不斷變化,產品生命周期日益縮短,全球產品競爭不斷加劇,數字經濟廣泛應用,這一切成為技術發展面臨的新挑戰。通過技術戰略的規劃,不斷保持企業產品技術的領先,是企業獲取利潤和持續發展的保障。當然技術戰略是所有戰略中最難制定的,從技術到產品,從創意到市場,是一個“風險——回報”的過程!!!
無論企業從哪個維度考慮包括定位,競爭,資源等,又或者采用各種不同的戰略工具。作為建筑門窗幕墻的技術發展應以產品化、定制化為思想,以成本/效率/質量為關鍵要素堅守技術底線,同時使幕墻產品全面適配建筑向集成化、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方向創新發展的趨勢。
1、產品化、定制化思想
實施產品化設計思維,以系列標準化系統定型為主,統一標準推廣使用,實現系統可靠(安全性、適用性、耐久性),關聯(系列化、通用性、互換性),經濟(結構優化、易于加工、安裝便捷)。

進一步可實現:
實施定制化技術服務思維,滿足個性化需求,文化特性,商業符號等屬性的建筑,并給予系統解決方案。

進一步可實現:
2、以成本/效率/質量為關鍵要素堅守技術底線(提質、降本、增效)
技術成本的深挖途徑:包括:設計成本,材料成本,工藝成本,安裝成本,配件成本,包裝成本,配套成本,結構成本,能源成本及管理運營成本等。提效是降本的主要途徑,包括運用數字化等手段實施的設計,加工,安裝效率的提升。
質量是永遠不變的主題。質量與安全為一切物質與精神的保障。對于我們建筑門窗幕墻的質量管理過程可以總結為:
、、規范、科學、優秀可靠的設計;
⑵、符合、達標、優質的材料選擇;
、恰⒅攸c、難點的加工質量控制;
、、嚴密的施工監督;
⑸、科學合理的使用、維護及檢查。
門窗幕墻行業需重視 “基本功”的加強,守住技術基本底線。加強基礎理論及系統的研究。在門窗幕墻產品領域因為精細化程度不高等,還時而發生著基本要求的缺陷。
面材與構件脫落風險,玻璃自爆風險,石材破損風險,開啟扇脫落風險等還時有發生。
基本性能保障還需進一步提升,水密,氣密,隔聲,防火等要求的滿足。
需要不斷追求外立面的品質效果。金屬板材的平整度(詞條“平整度”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玻璃的成像及波形(詞條“波形”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膠縫的處理,板材的色差,收邊收口的處理等等。
常見的工程質量缺陷對工程質量危害較大,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并予以預防。
性能及安全隱患示例

外觀質量缺失示例

現階段我們需要堅守初心,警惕行業內的低門檻、惡意殺價導致的不良競爭、惡性循環,這會讓行業的各企業利潤更加稀薄。所以,在恢復高質量發展信心的過程中,堅守品質與價格底線,做好項目和品牌建設是門窗幕墻企業至關重要的原則與底線!
3、向集成化、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方向創新發展,主要歸結六個方面:
⑴、全力推進產品標準化及生產工業工程化進程
目前,系統門窗的制造模式,已升級為工作站式的加工模式,產品從材料分揀到組裝完成,全部實現智能化、自動化生產!昂跓艄S”已成為現實。幕墻產品雖然較門窗產品更為復雜,但不斷提高幕墻產品的工業化程度,杜絕“作坊式”加工,達到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目標,仍是幕墻人努力的方向。

⑵、性能、節能升級,通過超低能耗建筑,讓低碳成為常態
建筑行業一直是能耗大戶,在面臨低碳零碳目標挑戰的同時,也為我國超低能耗建筑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2021年以來,全國各地均陸續出臺超低能耗建筑相關政策,2022年3月1日,住建部發布的《“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當然不僅僅通過政策導向鼓勵,對于建筑本體需求來說,一切都是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路。在對建筑物進行低碳設計時,可運用節能、環保型材料,以及各類綠色、節能技術,建設過程中的碳排放量,使建筑物與周圍生態系統和諧相處,促進環境與建筑的融合。
建筑節能設計中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確保建筑功能設計的合理性,不僅是為了實現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降低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更主要的目的是對人們生活的居住環境的健康性設計,因此在對低碳建筑(詞條“低碳建筑”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進行設計的時候,要對熱環境質量、空氣環境質量、聲環境質量和光環境質量等方面進行考量,保證自然環境的親和性,實現自然環境的高清新性和融合性,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更加舒適宜居。
GB/T 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中室內環境參數作為一個約束性指標被制定,體現了低碳建筑以人為本的主體理念。

、、加大復合材料(詞條“復合材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和新材料的應用,提升產品綜合性能
創新及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大新材料的應用,為幕墻產品的綜合性能提升及綠色節能發展做好技術供給保障。
如目前市場上比較新興的一些復合及綠色環保材料等:高性能混凝土,輕質隔墻板材,稀土斷熱,納米涂層,特種玻璃,復合膠條,調光玻璃(詞條“調光玻璃”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樹脂(詞條“樹脂”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型材,發電玻璃,發泡鋁、氣凝膠(詞條“氣凝膠”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等等;
、、清潔能源綜合應用
目前,建筑行業仍是能耗大戶,我國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47.1%,建筑運行階段能耗11.5億tce,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為21.9%,近年來還在持續增加。

建筑全過程能耗占比 建筑全過程碳排放占比

隨著石化能源的日益枯竭和人類生存環境的日益惡化,清潔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成為發展的主流。我們幕墻行業將借此機遇,讓光伏發電、風力發電技術與幕墻系統完美結合,實現建筑幕墻系統的升級迭代。
首座風力發電建筑-巴林世貿中心 光伏發電建筑-世博會主場館 綠植幕墻-深圳國際低碳城
從產品類型來說,光伏組件的種類日益豐富,滿足了建筑師對透光性(詞條“透光性”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顏色、形狀等各方面的建材設計要求,推動了光伏建筑一體化建設理念的發展。利用光伏與幕墻技術的結合,在建筑的屋面、層間、立面及采光頂等部位設置發電單元,充分利用太陽能的清潔無污染特性提升幕墻產品附加經濟價值。

BIPV應用路線分類
、、大力發展輕量化、裝配式
2021年6月住建部頒發各地新報建項目必須強制使用裝配式建筑材料及明確規定各地裝配比例,2022年4月出臺新報建建筑物嚴格執行碳排放節能標準,同年頒布的無廢城市強調減少建筑垃圾,2023年住建部編制《裝配式建筑工程投資估算指標》,2024年繼續加大各重點城市建設裝配式比例等,國家一系列頒布政策表明,國家將大力支持推動發展裝配式建筑。
據研究,預制裝配式在全生命周期內可減碳7.5%,大大緩解了傳統建筑能耗高的問題。所以,建筑越復雜越需要輕量化裝配式的結構設計,裝配式的建筑具有如下優點:
、 質量可控:構件可在工廠預制,實現標準化大批量生產,在質量方面更加可靠;
、 節能環保:裝配式建筑能夠減少施工過程中的物料損耗,減少施工現場的建筑垃圾;
、 縮短工期:構件在工廠組裝完成后直接運至現場安裝,減少現場施工工序,有效縮短工期;
、 節約人力:構件在工廠組裝完成,減少了施工現場人員需求,同時降低了施工人員的勞動強度。

、省⒅悄芑瘮底只ㄖ僧a品升級
建筑作為人類社會活動集中的區域,是決定生存條件或者說是實現美好生活的重要體現。目前,我國智能化建筑集成建設已經如火如荼,對實現建筑可持續發展、提升建筑綜合競爭力發揮了巨大作用。具體來說,智慧建筑需要打破數據孤島,通過信息化,數據化的方式呈現在建筑運營者,管理者和使用者面前,并借助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進行數據挖掘,實現建筑內所有設備智能化管理,打造舒適、高效、低能耗的環境。
智能化數字化幕墻產品升級主要從檢測環境的溫度,風,光,雨,煙感等多方面著手,通過傳感設備、中央處理系統,使建筑幕墻產品獲得感知功能、處理功能和擴展功能,實現有效的智能化數字化運維管理。其具體的功能包括:智能遮陽,智能開啟,消防聯動,微循環,空氣凈化,門控安防,智能照明,自動巡檢等。使建筑從被動封閉式走向主動開放式的生態智慧化。

(三)高質量發展對標國際標準
、、性能要求方面對比列舉
從下表可以看出,歐盟規范對幕墻性能的要求更多的從實際應用及結果出發。

、飘a品質量需求對比列舉
根據我司收集的國內外幕墻相關規范對比,在產品質量要求方面,國際規范比國內規范更詳細,對幕墻常見問題的針對性更強,在此,僅列舉2條具有代表性的檢驗要求。

⑶產品節能需求列舉
通過對多個國內外規范的對比,歐美對幕墻的節能要求更高,且已從僅針對幕墻產品的節能要求,延伸至幕墻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歐洲已要求幕墻產品提供幕墻產品環境聲明(EPD))。
下表為中英兩國對新建建筑的節能要求對比:

通過對標中英規范發現,在節能要求上,英國標準大多高于國標。
另外,近年的實際工程中,歐洲工程的幕墻系統整體U值(詞條“U值”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控制在0.9~1.5之間,國內寒冷及嚴寒地區的大部分工程,要求幕墻系統K值達到6級(1.5≤K≤2.0)。
五、堅守與創新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展望未來,建筑圍護產品要以提升專業化程度及技術創新有效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實現行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提升專業化程度,專注、專心于產品工程的實施,深耕產品基礎技術環節,守往產品安全性底線,提升精細化程度。優化幕墻性能,提升產品質量,做精致幕墻,精致門窗,充分發揚工匠精神把建筑外圍護產品做成“即可遠觀,又可近視”的藝術精品。推進特色化發展。產品端拓展產品線,例如開發清潔能源應用型、新材料應用型、高性能型等外圍護產品,以達到細分市場的要求;結構上以輕量化、裝配式、裝飾裝修一體化為主要形式形成具有特色工藝方法的特種產品。呈現新穎化之路。融合智能化數字化科技手段,賦予外圍護產品以智慧概念,打造以人為本、充分考量用戶體驗的全新宜居建筑產品。全面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服務型建造,以科技創新引領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時代。
作者單位:沈陽遠大鋁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