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建筑幕墻年生產量達5000多萬平方米,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幕墻生產國和使用國。幕墻作為新型的、現代的外裝修形式正在國內外市場上廣泛地應用。中國幕墻從八十年代中后期起步至今已有25年的歷史,歷經了初級、中級和高級幕墻形式的演變,其性能日漸完善、形式逐漸多樣、內涵不斷擴展。我們的幕墻行業也經歷了一段從原始社會到高級社會形式的不斷演變過程,這種過程,我認為其實就是一種追求美的過程。剛開始時我們的幕墻形式都非常簡單,結構也非常笨重,大家都認為不美,功能也不夠完善。于是就開始不斷學習、探索、研究更美的幕墻形式和結構。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作為世界最大的幕墻生產國和使用國,我們有責任為城市,為我們的社會奉獻更多更精彩的,關鍵是最美的幕墻產品。因此,我在這里就幕墻的美學進行一些初步的探討,也是希望更多的人重視幕墻的美學,提高幕墻設計和施工過程中對美的追求。讓全世界的人都驚嘆中國建筑的美,幕墻的美。
一、建筑美學的含義
幕墻作為建筑的一部分,其美丑和建筑息息相關,因此我們在研究幕墻美學之前先研究一下建筑的美學。建筑美學是建立在建筑學和美學的基礎上,研究建筑領域里的美和審美問題的一門新興學科。雖然建筑伴隨人類走過了漫長的道路,但建筑美學的出現卻是20世紀的事情。英國美學家羅杰斯·思克拉頓運用美學理論,從審美的角度論述了建筑具有實用性、地區性、技術性、總效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可看成是建筑美學的創始人。美國現代建筑學家托伯特·哈姆林,提出了現代建筑技術(詞條“建筑技術”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美的10大法則,即:統一、均衡、比例、尺度、韻律、布局中的序列、規則的和不規則的序列設計、性格、風格、色彩等,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學的基本內容。此外,包豪斯的建筑美學理論與現代主義聯系較多,美國建筑大師文丘里則從符號學的角度來探討建筑的美和審美問題。建筑美學以如何按照美的規律從事建筑美的創造以及創作主體、客體、本體、受體之間的關系和交互作用為基本任務,其具體內容是:建筑藝術的審美本質和審美特征;建筑藝術的審美創造與現實生活關系;建筑藝術的發展歷程和建筑觀念、流派、風格的發展嬗變過程;建筑藝術的形式美法則;建筑藝術的創造規律和應具有的美學品格;建筑藝術的審美價值和功能;鑒賞建筑藝術的心理機制、過程、特點、意義、方法等。根據當前建筑美學的發展趨勢,重點是研究建筑美與城鄉環境的關系、建筑美的審美效應、建筑美與山水園林的關系等。
二、幕墻美學的含義
幕墻美學作為建筑美學的一項重要分支,除了必須滿足建筑美學的內涵之外,我覺得幕墻美學應重點關注如下法則:與建筑和諧統一、與環境完美協調,并且分格合理、系統新穎、構造輕巧、功能完備、細部精致等。
幕墻是城市生活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宛如美麗少女身上的漂亮外衣,反映了建筑的氣質是否高貴和優雅。而我們城市的美也正是通過這一棟棟建筑,一件件外衣來展示的。幕墻作為建筑的主要圍護結構,數以千計的人在它的保護下學習、工作、生活,因此我們也得以近距離的審視它,它的美與丑將有可能影響著我們的心情。所以說幕墻的美關乎我們的城市的美,更關系著我們每個人的心情和健康。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反映了杜甫最原始的奢求。今天我們不僅有著無數的高樓大廈,還有最美最牢固的幕墻作外飾裝扮,這也是我們幕墻從業人員的巨大機遇,同時設計更美的幕墻產品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三、幕墻美學原則
1、注重與建筑和諧統一
一個建筑師必須有哲學家的頭腦、社會學家的眼光、工程師的精確和實踐、心理學家的敏感、文學家的洞察力和藝術家的表現力!這段話是中國著名的建筑學家梁思成說的。梁思成道出了一個出色建筑師所應該具備的一切品質。我們的幕墻設計時雖然沒有建筑師那么高的要求,但我們的產品是結合在建筑產品之上的,因此我們的產品必須保證與建筑的和諧統一。所謂和諧統一是指對立事物之間在一定的條件下,具體、動態、相對辯證的統一,是不同事物之間相輔相成、相反相成、互利互惠、共同發展的關系,這是辯證唯物主義和諧觀的基本觀點。
玻璃、鋁板或是石材都是幕墻的基本表現形式,也是建筑表皮慣用的裝飾材料,可是我們經常看到,這些材料用在有些建筑上就與建筑很和諧,看上去現代、氣派、大方。例如下面的合肥賴少奇藝術館,整個建筑分別選用了石材和木材做外裝飾,主館和副館相互對照,一硬一軟,相得益彰,和諧統一,共同構建"石木一堂"的設計主題。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