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12月,又到年底,圣誕節、元旦將接踵而來,明年的1月又將迎來傳統的新春佳節。節日是人們喜慶的日子,也是最容易發生火災的時候,2009年的央視大火、2011年的沈陽高樓火災,都發生在節日期間。 |
【中國幕墻網】走進12月,又到年底,圣誕節、元旦將接踵而來,明年的1月又將迎來傳統的新春佳節。節日是人們喜慶的日子,也是最容易發生火災的時候,2009年的央視大火、2011年的沈陽高樓火災,都發生在節日期間。
觸目驚心的火災事故警示人們:防火事業刻不容緩。作為建筑外圍護結構的組成部分,幕墻門窗行業也肩負著防火的使命。近年來,行業有識之士非常重視防火問題,在產品研發、交流合作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公安部消防局于2011年3月14日發布了[2011]65號《關于進一步明確民用建筑外保溫材料消防監督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業內人士稱為“65號文”),文件明確規定:今后民用建筑外保溫材料應采用防火性能為A級的材料。安全、環保、節能的材料,日漸成為工程市場的主流產品。
通過幾位行業人士的觀點,人們從中不難看到,一次次慘烈的火災事故,警示行業有了強烈的責任感,更新、更好的材料不斷面市,人們有理由期待,幕墻門窗防火事業孕育著綠色和安全。
龍文志 沉甸甸的憂思與呼吁
火災的高昂代價警示人們,必須站在敬畏生命的角度,完整地構筑起高層建筑消防安全體系,徹底終結高樓大火。
“發展為了人,安全第一位。我們要安全發展,不要血淋淋的發展。大火再次警示人們,要著力建設好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為和諧美好的民生祈福。從國家和人民利益的高度和建筑節能事業發展的角度引領建筑節能墻體保溫行業的發展方向,走出更加寬廣的發展之路,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為此所付出精力和努力,無愧于現在,也將無愧于后人!”
這一段語重心長的話,出自我國門窗幕墻行業專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幕墻門窗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專家組組長龍文志之口。今年7月,在北京清華園舉行的一次建筑行業會議上,已經年逾古稀的龍文志,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2009年元宵夜央視建筑大火后,一直關注、呼吁重視高層建筑防火問題的龍文志,懷著十分焦慮的心情,與四十多位專家一起開過研討會;給新聞媒體投過稿;給溫家寶總理寫過信……如今,建筑防火問題引起廣泛關注:今年央視“3.15”晚會上,曝光了劣質防火板流入市場的情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消防局給予防火產品高度重視,相關文件出臺。
龍文志在回復本報記者采訪函的電子郵件中表示,從歷史上看,任何一次大的災難,或者是一次大的災害事故,在給人類帶來災難的同時,總會以推動某個行業或者某個方面的技術進步作為補償,這需要以人為本的科學態度。保溫同防火總是一對技術矛盾體,研發生產不燃、保溫、經濟、工藝皆優的外墻外保溫材料,需要理論和實踐的勇氣。這對中國建材行業乃至世界建材行業都是巨大的挑戰。現代安全生產理論認為,安全生產就是人和物在生產過程中處于安全狀態。因此,本質的安全生產是可以實現的。痛定思痛,警鐘長鳴,只要認真吸取高樓大火教訓,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中國大陸城市的高層建筑消防安全也將會達到世界級的水準。
我國現有高層建筑162000多棟,其中超過100米的超高層建筑就有1500余棟。國內外一些火災案例表明,高層建筑火災的主要特點是煙囪效應強、極易向上迅速蔓延,幾層同時燃燒、形成立體火災,煙氣危害嚴重,直接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火災警示人們,在快速城鎮化過程中必須充分認識到各種潛在的巨大安全風險。
龍文志認為,在城市風險防控方面來不得半點馬虎,不能有僥幸心理,否則必將付出慘重代價。切實加強各類建筑尤其是高層建筑的防火措施是當務之急。因此,及時控制火勢和煙氣蔓延,是避免發生重大傷亡的關鍵所在。應盡快從代價慘重的火災中吸取教訓,采用不燃外墻外保溫材料,開發高耐火性外墻外保溫系統,構造防火體系,提高外墻外保溫材料耐火性;總結規律性知識,通過基礎理論研究進一步指導外保溫行業的發展方向。
現代科學條件下,對任何天然或合成的建筑材料,都可以事先知道它的屬性,對用途和使用環境的要求,也是事先掌握的。那么,為什么沒有阻燃性能的易燃建材會大量用于建筑裝飾?說明人們沒有把消防安全真正放在首位。這是城市建設中的嚴重問題,是火災提醒,也是用生命和財產換來的教訓:發展為了人,安全第一位。火災的高昂生命代價,警醒人們,必須站在敬畏生命的角度,完整地構筑起高層建筑消防安全體系,徹底終結高樓大火。
在幕墻行業深耕數十年的龍文志說:“衷心希望中國建筑及中國建材行業研發出更多、更好的不燃保溫材料和制品,中國建筑行業和中國建材行業有能力解決高層建筑既防火又保溫這一世界性的難題!”
王國輝 嚴格執行防火標準與規范
有效的防火隔斷措施可以將火災局限于一定的空間范圍之內,從而防止火災的迅速蔓延。
10月31日,在北京舉辦的2011中國國際門窗幕墻高級研討會上,來自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的王國輝作了題為《我國建筑門窗幕墻防火標準及最新研究進展》的演講。他認為,有效的防火隔斷措施可以將火災局限于一定的空間范圍之內,從而防止火災的迅速蔓延。
觸目驚心的火災事故警示人們:防火事業刻不容緩。作為建筑外圍護結構的組成部分,幕墻門窗行業也肩負著防火的使命。近年來,行業有識之士非常重視防火問題,在產品研發、交流合作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公安部消防局于2011年3月14日發布了[2011]65號《關于進一步明確民用建筑外保溫材料消防監督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業內人士稱為“65號文”),文件明確規定:今后民用建筑外保溫材料應采用防火性能為A級的材料。安全、環保、節能的材料,日漸成為工程市場的主流產品。
通過幾位行業人士的觀點,人們從中不難看到,一次次慘烈的火災事故,警示行業有了強烈的責任感,更新、更好的材料不斷面市,人們有理由期待,幕墻門窗防火事業孕育著綠色和安全。
龍文志 沉甸甸的憂思與呼吁
火災的高昂代價警示人們,必須站在敬畏生命的角度,完整地構筑起高層建筑消防安全體系,徹底終結高樓大火。
“發展為了人,安全第一位。我們要安全發展,不要血淋淋的發展。大火再次警示人們,要著力建設好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為和諧美好的民生祈福。從國家和人民利益的高度和建筑節能事業發展的角度引領建筑節能墻體保溫行業的發展方向,走出更加寬廣的發展之路,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為此所付出精力和努力,無愧于現在,也將無愧于后人!”
這一段語重心長的話,出自我國門窗幕墻行業專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幕墻門窗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專家組組長龍文志之口。今年7月,在北京清華園舉行的一次建筑行業會議上,已經年逾古稀的龍文志,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2009年元宵夜央視建筑大火后,一直關注、呼吁重視高層建筑防火問題的龍文志,懷著十分焦慮的心情,與四十多位專家一起開過研討會;給新聞媒體投過稿;給溫家寶總理寫過信……如今,建筑防火問題引起廣泛關注:今年央視“3.15”晚會上,曝光了劣質防火板流入市場的情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消防局給予防火產品高度重視,相關文件出臺。
龍文志在回復本報記者采訪函的電子郵件中表示,從歷史上看,任何一次大的災難,或者是一次大的災害事故,在給人類帶來災難的同時,總會以推動某個行業或者某個方面的技術進步作為補償,這需要以人為本的科學態度。保溫同防火總是一對技術矛盾體,研發生產不燃、保溫、經濟、工藝皆優的外墻外保溫材料,需要理論和實踐的勇氣。這對中國建材行業乃至世界建材行業都是巨大的挑戰。現代安全生產理論認為,安全生產就是人和物在生產過程中處于安全狀態。因此,本質的安全生產是可以實現的。痛定思痛,警鐘長鳴,只要認真吸取高樓大火教訓,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中國大陸城市的高層建筑消防安全也將會達到世界級的水準。
我國現有高層建筑162000多棟,其中超過100米的超高層建筑就有1500余棟。國內外一些火災案例表明,高層建筑火災的主要特點是煙囪效應強、極易向上迅速蔓延,幾層同時燃燒、形成立體火災,煙氣危害嚴重,直接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火災警示人們,在快速城鎮化過程中必須充分認識到各種潛在的巨大安全風險。
龍文志認為,在城市風險防控方面來不得半點馬虎,不能有僥幸心理,否則必將付出慘重代價。切實加強各類建筑尤其是高層建筑的防火措施是當務之急。因此,及時控制火勢和煙氣蔓延,是避免發生重大傷亡的關鍵所在。應盡快從代價慘重的火災中吸取教訓,采用不燃外墻外保溫材料,開發高耐火性外墻外保溫系統,構造防火體系,提高外墻外保溫材料耐火性;總結規律性知識,通過基礎理論研究進一步指導外保溫行業的發展方向。
現代科學條件下,對任何天然或合成的建筑材料,都可以事先知道它的屬性,對用途和使用環境的要求,也是事先掌握的。那么,為什么沒有阻燃性能的易燃建材會大量用于建筑裝飾?說明人們沒有把消防安全真正放在首位。這是城市建設中的嚴重問題,是火災提醒,也是用生命和財產換來的教訓:發展為了人,安全第一位。火災的高昂生命代價,警醒人們,必須站在敬畏生命的角度,完整地構筑起高層建筑消防安全體系,徹底終結高樓大火。
在幕墻行業深耕數十年的龍文志說:“衷心希望中國建筑及中國建材行業研發出更多、更好的不燃保溫材料和制品,中國建筑行業和中國建材行業有能力解決高層建筑既防火又保溫這一世界性的難題!”
王國輝 嚴格執行防火標準與規范
有效的防火隔斷措施可以將火災局限于一定的空間范圍之內,從而防止火災的迅速蔓延。
10月31日,在北京舉辦的2011中國國際門窗幕墻高級研討會上,來自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的王國輝作了題為《我國建筑門窗幕墻防火標準及最新研究進展》的演講。他認為,有效的防火隔斷措施可以將火災局限于一定的空間范圍之內,從而防止火災的迅速蔓延。
門窗幕墻第一手資訊! 上中國幕墻網 news.alwindoor.com 手機訪問地址 3g.alwindoor.com
下一篇:安徽省:出臺“十二五”建筑業規劃 |

相關文章
|
- 論壇熱帖
- 最新產品
- 展會快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