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照度在100LX以內時,不會對人的視覺產生危害,這樣可以推論玻璃幕墻在20m高度時不會對人產生危害。對人產生危害的是在3m左右高度的玻璃,而lorn以上時,控制玻璃反射率也可以減少危害。
玻璃幕墻的眩光,對汽車司機有一定的危害,大家知道人的垂直視角為200-220,單眼水平視角為300,雙眼水平視角為360-400,即玻璃幕墻反射光的眩光與視角相重時,影響司機視覺,危害交通安全,因此對十字和T形交叉路口的玻璃幕墻,要避免與司機視高1.5m成≤150反射光的產生。
人們生活在充滿太陽光的世界上,天空中高懸太陽,幕墻玻璃對入射的太陽光向外反射,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玻璃幕墻反射光,遠小于太陽光,在同一環境下照射到人體上的太陽光是幕墻玻璃反射光的數千倍,太陽光不形成光污染,玻璃反射光怎會形成光污染﹖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玻璃幕墻反射的太陽光,只有當反射光在人的視角內,且照度大于100LX時,才會對人的視覺產生危害,即當太陽的方位與玻璃幕墻玻璃面的角度入射角形成的反射光,在人的視角范圍內即入射角大于750時才會發生這種情況。入射角小于等于750時,只有抬頭仰望,太陽反射光才進人人的視角,而當時太陽的直射光比反射光大成千上萬倍,只要不抬頭長時間仰視,兩者都不會對人的視覺不會造成危害。太陽當頂時,入射角逼近另或當入射角比較小且照度不強的時候也不會對人的視覺產生危害。
玻璃幕墻也會對周圍環境產生熱污染,太陽輻射熱一部份透射過熱反射玻璃,一部分被熱反射玻璃反射,一部分被熱反射玻璃吸收,對吸收的部份又兩次分配,分別傳給室內和室外空氣。采用玻璃幕墻建筑物和采用砌體
圍護結構的建筑最大的區別在于玻璃的蓄熱能力特低,即太陽輻射熱大部份被反射到周圍空氣中,很少一部份存儲在玻璃幕墻中,而砌體圍護結構可大量儲存太陽輻射熱,因為太陽輻射到地面單位面積上的熱量是相等的,當一個地區幕墻比較集中時,在太陽照射期間反射給周圍空氣中的熱量要比砌體圍護建筑多,因此,這一地區室外空氣溫度比較高。而當太陽落山后,由于玻璃幕墻畜熱少,這一地區的氣溫由于建筑物蓄熱比較小,溫度降低得快。而砌體圍護結構建筑集中地區在太陽當空時,有很大一部份熱量被圍護結構吸收,反射到空氣中的熱量就相對比玻璃幕墻集中地區少,氣溫就要低一些,但當太陽落山后,由于圍護結構蓄熱向外輻射,空氣中溫度就要比玻璃幕墻集中地區降溫慢得多。同時必須指出,根據
熱傳導規律,玻璃幕墻反射的太陽輻射熱只能傳給周圍空氣,通過空氣
對流傳給周圍建筑物,不直接輻射到周圍建筑物。
GB/T18091-2000《玻璃幕墻光學性能》對玻璃幕墻光學性能的要求作了規定。玻璃幕墻的設置應符合城市規劃的要求,應滿足采光、
保溫、
隔熱的要求,還應符合有關光學性能的要求。
1.幕墻玻璃產品應符合下列光學性能:
A一般幕墻玻璃產品應提供
可見光透射比、可見光
反射比、太陽光反射比、
太陽能總
透射比、遮蔽系數、色差。對有特殊要求的博物館、展覽館、圖書館商廈的幕墻玻璃產品還應提供紫外線透射比,顏色透視指數。
B為限制玻璃幕墻的有害光反射,玻璃幕墻應采用反射比不大于0.30的幕墻玻璃。
C幕墻玻璃的顏色的
均勻性用CIELAB系統色差AE表示,同一玻璃產品的色差AE應不大于3CIELAB色差單位.本標準規定的色差為反射色差。
D為減少玻璃幕墻的影像畸變,玻璃幕墻的組裝與安裝應符合JG3035規定的
平直度要求,所選用的玻璃應符合相應現行國家行業標準的要求。
E對有采光功能要求的玻璃幕墻其透光折減系數一般不低于0.20。
2.玻璃幕墻的設計與設置應符合以下規定:
A在城市主干道、立交橋、高架路兩側的建筑物20m以下,其余路段10m以下不宜設置玻璃幕墻的部位如使用玻璃幕墻,應采用反射比不大于0.16的低反射玻璃.若反射比高于此值應控制玻璃幕墻的面積或采用其它材料對
建筑立面加以分隔。
B居住區內應限制設置玻璃幕墻。
C歷史文化名城中劃定的歷史街區、風景名勝區應慎用玻璃幕墻。
D在T形路口正對直線路段處不應設置玻璃幕墻。在十字路口或多路交叉路口不宜設置玻璃幕墻。
E道路兩側玻璃幕墻設計成凹形弧面時應避免反射光進入行人與駕駛員的視場內.凹形弧面玻璃幕墻的設計與設置應控制反射光聚焦點的位置,其幕墻弧面的曲率半徑Rp一般應大于幕墻至對面建筑物立面的最大距離Rs,即Rp大于Rs。
F南北向玻璃幕墻做成向后傾斜某一角度時,應避免太陽反射光進入行人與駕駛員的視場內,其向后與垂直面的傾角應大于h/2。當幕墻離地高度大于36m時可不受此限制。h為當地夏至正午時的太陽高度角。
單元式幕墻技術是國外開發的,早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國外就開始大量使用單元式幕墻,其中1952年建成的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阿爾康大廈Alcoa Building是當時單元式幕墻代表作,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我國開始使用單元式幕墻,其中影響比較大的工程有上海金茂大廈、上海中銀大廈、上海交銀大廈、上海森茂大廈、上海新金橋大廈、上海民防大廈、上海金帆大廈、山東國際會議及展覽中心等工程的單元幕墻。中國工程技術人員在建造這些單元式幕墻時,先是向國外學習,在建造中通過工程實踐及各種
風壓變形、
氣密、水密、抗震試驗,進行不斷地總結,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關于單元式幕墻系統理論。反過來用這種經過實踐檢驗證明正確先進的理論來指導開發新型單元式幕墻,使單元式幕墻
水密性能達到超高性能等級≥2500Pa。
JGJl02-2003《
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規定:單元式玻璃幕的安裝施工組織設計尚應包括以下內容:
1、吊具的類型和吊具的移動方法、單元組件起吊地點、垂直運輸和樓層上水平運輸方法和機具。
2、單元組件
吊裝順序、始點和收口部位以及吊裝、調整、定位、固定等操作方法;
3、收口工藝和操作方法;
4、幕墻施工組織設計與整個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銜接、單元幕墻收口部位應于總施工平面圖中施工
機具的布置協調。如果采用吊車直接吊裝單元組件時,應使吊車臂復蓋全部安裝位置。我們對單元式幕墻的研究,緊緊抓住單元式幕墻的
接縫特點,也就是單元式幕墻的技術特點來展開的。
構件式幕墻是在主體結構上安裝
桿件
立柱;
橫梁形成框格的,框格的外形、尺寸及外表面
平整度是在桿件安裝過程中調整、定位、固定形成的,桿件安裝完畢形成固定在主體結構上的框格后,再安裝玻璃金屬板、
石板、裝配玻璃組件等形成幕墻,面板的接縫在一根整體桿立柱、橫梁上,這個桿件在型材擠壓時就是一個整桿件,面板固定在這個桿件上。上墻安裝時先安裝桿件,此時由于尚未安裝面板,人可在外側操作,對桿件進行調整、定位后固定,在桿件安裝定位固定后再安裝面板。
單元式幕墻在工廠已將單元組件制作完成,即面板已安裝在單元組件框上,而單元組件與主體結構的連接構件安裝在單元組件內側,在吊裝時單元組件與主體結構的連接必須在內側操作。單元組件間接縫靠相鄰兩單元組件相鄰框對插組成組合桿完成接縫,即它不是在一個整體桿件上接縫,而是靠對插組成組合桿完成接縫。幕墻的外形、尺寸
精度是在工廠完成的,幕墻的外表面平整度是靠安裝在主體結構上的連接件的安裝精度和幕墻的構造厚度來保證的,在安裝過程中無法調整。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
上一頁123下一頁